军儿的夏夜
\n文/李红梅
\n夏夜,月光如银。中年的军儿一瘸一拐地拉开早已紧闭的店门,满面笑容地对我和我的朋友说:快进来,葡萄早就镇好了。
\n军儿是老家后山上小卖部的老板。晚饭前我们经过的时候,他请我俩吃葡萄,我说用井水镇镇更好吃,他便约了我们晚饭后再来。
\n笑盈盈的军儿嫂端上葡萄。她总是一身干净的衣裳,头发挽得整齐,眼神明亮,说话时眼角带着笑纹。晶莹透亮的紫葡萄像一颗颗紫水晶,也像她的眼神。照例一边吃一边聊——聊他店铺的生意,聊他正在挑灯夜战的继女,但从不聊他的腿。但不能忽视的是,每次起身时,他会有些费劲儿地扶一下桌角。葡萄吃完了,月亮升得更高了,这才散了。
\n这只是其中一个夏夜。以前的很多个夏夜,过剩的精力,闲来无事的躁动都驱使我们半夜三更去敲店铺的门。有时为了一支冰糕,有时只为几句闲聊。年少轻狂的我们,有时戏谑,有时嘲弄,军儿和军儿嫂总是笑嘻嘻的,从不见气,这是我们总去叨扰的原因——夫妻俩以四十余年的阅历给予年少无知以无限的包容,青春的迷茫便平添了几分勇气。
\n军儿样样都好,唯独左腿落下了残疾。听老人说,小时候的军儿没了妈妈,但是健康活泼,尽干些上树掏鸟下河摸鱼的勾当,大概几岁上呢,生了一场病,在村卫生所打了一针,烧退了,却瘸了一条腿。
\n成年后的军儿朴实憨厚,却没有姑娘愿意嫁他,因为残疾。一个黔东南山沟的离过婚的小媳妇来走亲戚,热心人从中张罗,见了一面,成了军儿嫂。军儿嫂性格温柔,做事利索。前夫因为吸毒蹲了大牢,已经在军儿家落了户生了娃的军儿嫂跟丈夫一商量,把跟前夫生养的女儿接了来。我们敲开军儿家大门的时候,小姑娘正在军儿的辅导下做一道数学题。小姑娘咬着笔头,手指时不时地摩挲一下作业本。
\n“几年级了?”
\n“六年级。”军儿笑着对继女儿说,“休息会儿吧,做这么久了。”小姑娘带着弟弟蹦蹦跳跳地去后院了。
\n军儿看着继女儿的背影,叹了口气说:“她没读过书,要学六年级的课程,难哦。”
\n“为啥不读书?”我们吃惊地问。
\n“她爸出狱前,她奶奶带着她,觉得姑娘家读不读书的也没啥。她爸出狱后教她识了些字,也就会点写写算算,跟学校的教育当然不能比。现在他爸身体不好了,我们接过来,假期里多补补,小姑娘蛮聪明的,学得很快。”
\n我们一边聊一边看他把继女儿的作业本整整齐齐地收到抽屉里去,像收藏一份希望。这一次,爱开玩笑的我们没有取笑他。
\n这是三十年前的军儿。
\n每次回老家,总要打听军儿一家的消息。知道他家小姑娘上了中学,成绩从倒数到顺数,节节攀升。知道他亲生的小男孩也上学了,成绩很好。知道他和军儿嫂夫唱妇随,小卖部生意不错,小日子过得和谐宁静。瘸了一条腿的军儿,却从未被生活压垮,把日子过出了那夏夜葡萄成熟的甜。
\n今年夏天回老家,饭后不知是谁提起了军儿。惊觉时光飞逝,一转眼,他家的姑娘已到中年,应该发展得不错吧?一问,果然的,这些年,小姑娘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勤奋,学习成绩一路逆袭,越来越优秀,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,毕业后就在北京成了家,年节的时候,都会携家带口回来看望爸爸妈妈。小男孩成了小伙子,也上了一所211高校,现在已经是事业有成了。哦,那个满面笑容的中年汉子,已是儿孙满堂的老人了。
\n晚饭后,我们又去敲军儿家的门,两个老人已经不守小卖部了,门没开,大概是到儿子家小住去了。回到家,我们在院子里摆了小桌吃葡萄聊军儿——聊他早年的不幸,中年的祥和,晚年的幸福。一个笑对磨难的善良的人,日子总不会差,善良与坚韧,终会照亮平凡的一生。聊着聊着,夜色愈发温柔。夜空中,一轮圆月皎洁如水。军儿的笑脸,便和月色一起浮现到我们眼前来。
\n作者简介:李红梅,中学高级教师,九龙坡区作协会员。
\n联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